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22章

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

但每当夜深人静,她总能听见母亲在阳台上压低声音打电话,语气里满是焦灼。

两周后,李瑞荣便要回去了。临走前一晚,她将洗好的衣物一件件收进行李箱。陶念倚在门边,望着母亲熟悉的动作,忽然想起每次分别都是如此。

她从不哭闹,母亲也从不承诺归期,永远都是一场场无声的离别戏码。

“念念,”李瑞荣突然开口,“我想请你们林老师吃个饭,谢谢她照顾你。”她一边拉着行李,一边说,“就是不知道……”

“她不会来的。”陶念拒绝了母亲的想法。

当晚,李瑞荣在窗前,跟林知韫打了很久的电话。

第二天,李瑞荣最终独自踏上了返程的列车。站台上,陶念望着渐行渐远的列车,呵出的白气在冷风中迅速消散。

她想起林知韫说过的话:“大人的事不用你操心。”

现在才明白,原来每个成年人都有自己的战场要奔赴。

雪花飘落在她的睫毛上,融化成细小的水珠。陶念转身走向学校的方向,书包里装着特意多带的一份早餐,食堂新出的红枣豆浆,听说对胃好。

放学铃声响起时,林知韫在教室门口叫住了陶念,让她来办公室。

“陶念,”林知韫的声音比平时轻了几分,“有件事要跟你说。”她停顿了一下,镜片后的眼睛闪过一丝为难,“今天我的话费被充值了一千元……我想,应该是你母亲做的。”

陶念愣在原地,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。

“之前你住院的医药费是355元,我用班费垫付的。”林知韫给陶念看付款记录,“现在我把这笔钱重新填回班费账户。”

随后,她从手机箱里拿出陶念的手机,“开机,打开微信。”

手机震动了一下,陶念低头看到屏幕上跳出的转账通知:645元。她知道林知韫的意思,点击了收款。

“老师,我妈她……对不起……”陶念的声音有些哽咽。她想起母亲临走前欲言又止的神情,想解释,又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。

林知韫轻轻叹了口气,将手机锁屏。“我理解你母亲的心意,”她的声音很轻,却字字清晰,“但有些界限,老师不能逾越。”

陶念看着那个被退回的数字,突然明白了什么叫“皎皎者易污”。这世上最干净的灵魂,连月光都要小心翼翼地去触碰。

***

此后,林知韫除了学习,总会时不时关心陶念的饮食。

办公桌抽屉里就总备着些养胃的小食。她不是那种会刻意嘘寒问暖的性格,但每次批改作业到深夜时,总会在保温杯旁多放一包猴头菇粉;备课间隙煮粥,也会下意识多盛一小碗晾着。

那天早自习,陶念又一次差点迟到,但脸色明显比平时苍白。

林知韫站在讲台边组织早读,余光瞥见她捂着胃部慢慢坐下,手抵着腹部,半趴在桌上。

铃声一响,林知韫就拦住了正要往外走的陶念。

“给。”她从呢子大衣口袋里摸出独立包装的苏打饼干和一杯猴头菇粉,“上次买的还没过期。”见陶念愣着没接,又补了句,“胃黏膜修复期最怕空腹,我买多了,就当帮我解决库存。”

陶念接过饼干,心头涌起一阵暖意。

她没想到林知韫会注意到这些细节。今早匆忙出门时确实没来得及吃早饭,刚才胃里已经开始隐隐作痛。

林知韫不仅看出了她的不适,还贴心地准备了食物。怕她不愿接受,还找出“帮我清库存”这样的借口。

而且,林知韫其实很少去学生食堂,但最近总恰好在陶念排队时出现在相邻窗口。

“林老师!”总有个活泼的女生围过来,“您也吃食堂呀?”

“偶尔换换口味。”她笑着把餐盘放在邻桌,目光却越过叽叽喳喳的学生,落在陶念的餐盘上。

如果遇到陶念没打太多菜的时候,便对陶念说:“胃刚好,就挑窗口里蒸煮类的、清淡不油的看着顺眼的试试。”

有时吃完了饭,陶念在操场上也会遇到正在散步的林知韫。

“今天食堂的冬瓜肉片蒸蛋怎么样?”她望着远处打球的学生,语气很随意,“我看你剩了大半。”

“不太好吃……”陶念小声回答。。

“我打算间操的时候蒸点红薯,你帮我去一楼打点水行吗?”林知韫嘴角微微扬起。

“好的。”陶念知道,今天又有好吃的红薯可以吃了。

她想起上周在林知韫办公室里吃到的那个红薯,表皮微微裂开,露出金黄色的内里,热气裹着甜香扑面而来。

林知韫还特意准备了小勺子,说这样挖着吃不会弄脏手。

反复几次,林知韫发现陶念对食物挺挑剔:对奶制品不感兴趣,但会吃水果,尤其是香蕉和草莓;对于带馅的面包和包子,只吃皮不吃馅;有些蔬菜如青菜梗、茄子皮等会犹豫甚至悄悄拨开;山药、南瓜还行,软软的可以吃;绝对不吃生姜丝,一点味都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